郑州是文化古都,在城市发展日益变化的同时,城市雕塑建设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进。从60年代的《毛主席像》到80年代的《哺育》、《青春》到90年代的《竟》、《以武会友》,再到新世纪的《炎黄二帝》、《礼仪之门》、《和谐之林》……郑州城市雕塑屹立于城市各处,构成别具一格的雕塑景观,更成为了城市守望者的姿态,见证着郑州发展的历史变迁。
富有特色和寓意的城市雕塑吸引着大家的视线,在他们身上似乎也有自己的故事吸引着大家。我们将把雕塑这一独特符号和微信快捷传播有机结合起来,将文化古都的内涵予以物化,更能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人文意义,彰显郑州历史文化底蕴。
作品 1904公园铁路文化系列——巡道工
位置 东风渠滨河公园((东风路政七街交叉口西)
时间 2010年
故事 郑州市前身为郑县,1904年一台蒸汽机车驶到了这里,为这座城镇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
自此,滚滚的车轮改写了郑州人的生活,郑州人的双脚踏进了车厢,身体安安稳稳地坐在了座位上,车厢里可以吃喝、聊天,还可以来回走动——祖祖辈辈靠脚力、骑牲口、牛拉马拽的郑州人,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走南闯北了,他们是如此的惊喜和新鲜,纷纷奔走相告——京汉铁路开通了!紧接着,陇海铁路紧锣密鼓投入建设,并于1913年建成通车,使郑州成为横贯东西、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十字架,为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兴工业注入了巨大动力。
1954年,郑州交通区位优势,成为了省会,成为了河南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使郑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。八十年代初,国家改革开放,郑州借助的还是铁路。因交通的发达便利,郑州形成国内重要的商品集散地,成为闻名全国的商贸中心。
如今,郑州高铁已经运行,郑州又将形成一个高速铁路十字架,加上原来京广、陇海铁路十字架,连霍、京广公路十字架等多重十字架的格局,必将为郑州的再次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。
|